大唐文学

大唐文学>周楚楚青 > 第22章 严嵩(第1页)

第22章 严嵩(第1页)

周楚突然感到有些迷茫。离开老家之后,周楚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回京城。而是一路沿着官道就这么走着。所幸这里离京城不算远,治安还算不错,没有拦路抢劫的。再加上周楚现在的武功,远非三年前可比。即便遇到那强人,倒也不怕。颇有一人独闯江湖的感觉。从老家到京城,两百多公里,周楚倒也不急,走走停停。此时的周楚,心气仿佛被抽离了许多。原本周楚努力赚钱,不说全部,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家里过的好一些。这是驱使周楚的原动力。周楚来自后世,明白很多道理,懂得的更多。可懂得越多,心就越圆滑。有句话说的好,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皆是读书人。书读的多了,懂得道理越多,做任何事,都能找到道理自圆其说,都能自我逻辑融洽。也就不会有多少心理负担。反而是那些没怎么读过书的人,做点坏事就过不去自已的良心,整日惶惶不安。且看这满朝衮衮诸公,哪个不是读书人又有几人为百姓考虑过。整日圣人之言挂在嘴边,之乎者也不断,却从不干人事。一个王朝灭亡,最有骨气的和最没骨气的都是读书人。正所谓世修降表衍圣公。有了标杆之后,其他人也就心安理得了。一直以来,周楚就是怕自已变得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,麻木,看不到人间疾苦。周楚自问算不上什么好人。什么人对自已好,自已就会对他们更好。比如陆家。却没有那么重的家国情怀,也没有那么多为民请愿的想法。否则早就想办法入朝为官了。现在谋划的这些,一半是为了自已和家人,另外一半则是为了陆家。至于未来的新帝,不过是因为陆炳的原因,顺带的。自已注定得站在新帝这边。既然如此,何不早做谋划现在家里人如此,周楚以后和他们也算是划清了界限。如此一来,自已做事的原动力起码没了三分之一。顿时感觉浑身没劲。很多事说都很容易。但周楚来到大明之后,毕竟真实的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。虽然周楚明白要割舍,可一旦真的割舍,心里就会空荡荡的。就像那无根的浮萍一般。此时虽然已经入秋,但白天仍然很炎热。特别是中午,烈日当头,很多路人都会选择去路边的茶档遮凉。京城附近本就繁华,各地进京的商人极多。所以官道旁边,茶档很常见。周楚走了大半天,也有些口渴了,就来到茶档坐了下来。客官要点什么茶茶档的小二拎着毛巾和茶壶走了过来。你们这有什么茶周楚看了一眼茶档的情况,问道。此时茶档之中,除了周楚之外,还有几人。其中以一位看上去四十多岁的男人言谈举止最不一般。回客人的话,有毛尖、龙井,还有高碎。茶档最畅销的茶,永远是高碎。便宜解渴。一文钱可以喝到饱。当然,每个茶档也有那么几样相对高档点的茶叶。这种茶就不是一般客人会消费的了。比如周楚之前注意到的那个中年男人,茶碗里的茶汤颜色就和其他人的不一样。泡一壶毛尖,再来份糕点。周楚随口说道。好嘞,您稍等。小二听到这话,顿时喜笑颜开。一壶毛尖顶得上卖半天高碎的钱。此时那中年男人也注意到了周楚,冲周楚礼貌性的点了点头。老先生不是京城本地人吧。周楚回礼道。小兄弟好眼力,在下江西人,姓严名嵩。男人自我介绍道。周楚听到这话,心中一惊,没想到停下喝个茶,都能遇到这位。原来是介溪先生,久仰大名。周楚一脸吃惊道。哦小兄弟知道在下严嵩有些好奇道。自是知道的,介溪先生天纵之才,十岁过县试,十九岁中举,十四年前科举二甲第二名,满心抱负,不畏权贵。周楚如数家珍道。此时的严嵩,还不是二三十年后的那个严嵩。此时的严嵩心里装的还是治国的抱负。当年一腔热血,满心抱负,可惜朝堂之上最不需要的就是抱负。于是严嵩一直被同僚打压排挤。后来更是因为得罪了刘瑾,被迫辞官归乡。这一走,就是十几年。这些都是这几年周楚了解的。周楚很清楚,自已现在所处的世界和了解的历史,有很多偏差。所以做了很多功课。严嵩听到这话,眼睛顿时亮了。他怎么都没想到,自已当年不过是个不起眼的编修,为官期间更是没什么起眼的成绩,过去了十几年了,居然还有人知道自已。严嵩瞬间感到无比感动,恨不得将周楚引为知已。小兄弟此话真是折煞老夫,说来惭愧,老夫当年为官之时,实在是没能为朝廷为百姓做什么实事。严嵩嘴上说着惭愧,但脸上的笑容出卖了他。那也是没办法的事,如今的朝堂,衮衮诸公,又有几个真心为大明,有几个真心为百姓像介溪先生这般,自然与他们格格不入,寸步难行。周楚侃侃而谈道。严嵩听到这话,眼睛愈发亮了。干脆挪到了周楚的桌上坐着。他觉得从未有人像眼前的小兄弟这般懂自已。我看小兄弟谈吐见识皆不一般,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严嵩此时恨不得和周楚把酒言欢,满脸的热情。小子名叫周楚,不过是京城的一个商人罢了,无甚大用。周楚自谦道。严嵩听到这话却摇了摇头。小兄弟未来绝不一般。不知介溪先生此来京城所为何事我虽然是一介商人,但在京城之中也有些朋友,如果能帮上介溪先生,再好不过。周楚转移话题道。严嵩听到这话,叹了口气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